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例如;與逢甲大學PMP國際學生,一起舉辦參與世界早午餐課程活動,以及跟著上石熊環遊世界亞洲篇主題書展。另外與ETA及ELTA外師共同進行聖代創作,平板運用在藝文創作課程,班級線上與韓國班級視訊交流,多元的課程活動,讓平時一直很害怕說英語,對英語感到無力且缺乏信心的學生,透過雙語課程的活動逐漸產生興趣,想要努力學習英語和同學一起合作,愛上學習英語。
上石雙語教學藉由創造多元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頻繁的接觸英語,不儘可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更無形中提升學生對使用英語的興趣。實施雙語教學讓學生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生活的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更是多開了一道生活之門。展望未來,我們一起讓上石的孩子走出去,也讓世界的美好走進來!
一、持續多年推動雙語教學計畫經驗
1.108學年度國教署補助之英語多元主題學習學校
2.109學年度臺中市推動雙語教學初階學校
3.110學年度臺中市推動雙語教學中階學校
4.111學年度臺中市推動雙語教學高階學校
5.110-111學年度國教署部份領域雙語教學計畫
6.111-112學年度國教署雙語數位學伴計劃學校
7.111學年度國教署ELTA外籍教學助理計畫學校
二、參與班級數與學生數比例高,提供友善的雙語溝通校園環境。
三、雙語授課教師參與增能研習與認證通過人數高。
1.英語專任教師2位
2.教育部雙語教師2位
3.教育部雙語教師學分班3位
4.台中市雙語教學高階認證7位
5.台中市雙語教學進階認證1位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
1. 雙語教學經驗豐富、領域多元
(1) 107學年度起接觸沉浸式英語教學計畫,於六年級視覺藝術課實施。
(2) 108學年度持續沉浸式英語教學計畫,於一年級生活音樂課實施,且同步於一年級體育、生活表藝;三年級音樂;五年級音樂;六年級視覺藝術中實施雙語教學。
(3) 109學年度申請臺中市雙語學校計畫與臺中教育大學雙語基地計畫,多軌進行雙語課程。
(4) 110台中雙語初階課程計畫、110部分領域融入英語計畫
2. 教學方式多樣,支持系統完善
(1) 協同教學:於107學年度起每學年以一個科目為主與英語教師進行協同教學(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建立該領域雙語教學之特色。
(2) 領域教師獨立授課:透過事前共備與社群共備時間進行滾動式修正,由領域教師獨立授課。
(3) 雙語教師獨立授課:108學年度招考進入兩位雙語領域教師,除了領域雙語授課外,亦搭配英語課程
(4) 教授,使其更了解學生英語學習過程。
(5) 成立雙語教學教師社群:透過社群進行共備工作,共同討論校內相關雙語教學活動,並有良好的行政支援。
3. 建立良好身教、境教,營造雙語氛圍
(1) 由校長帶頭使用英語問候,建立上行下效之效果。
(2) 逐步建立校園內雙語標誌。
1.本校推動雙語教學計畫兩年,全校一起推動營造雙語環境,形成一個大家一起參與的氛圍,形成學校風氣有助於創造更多學生在課堂上聽、說的機會。
2.各領域教學過程中鼓勵使用課室英語,使用比例不限,鼓勵師生用英語進行問候與溝通。
3.行政端支援教師雙語教學,投入更多資源(人力、設備、經費)推動雙語環境營造上。
4.學校採取多鼓勵.多讚美.給予學生信心的方式推動,教學上以課室英語為基礎開始,同時兼顧領域學習重點,不因雙語推動,而減低學生應學習內容。
本校積極推動英語課外籍師資協同教學、部分學科雙語融入,以發展學校特色課程及雙語教學課程。亦積極辦理各項英語教學活動與課程發展,透過活潑、生活及動態性課程內涵,引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並期望在精心營造的教學
氣氛下自然而然學習英語。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例如:舉辦Happy Helloween 闖關活動,先由外師在全校朝會時介紹節日的由來,英語老師也在課堂上教授有關萬聖節的單字,萬聖節全校闖關活動當天,孩子個個精心盛裝、活潑逗趣的回答出關主指定的單字,讓活動更加具有教育意義。闖關的學生表示,平時一直都很害怕說英語,對英語感到無力且缺乏信心,但透過參與學校多元的課程活動,逐漸產生興趣,想要努力學習英語,加上和同學一起合作,慢慢開始主動接觸英語、愛上學習英語。
上石雙語教學藉由創造多元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頻繁的接觸英語,不僅可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更無形中提升學生對使用英語的興趣。實施雙語教學讓學生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生活的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更是多開了一道生活之門。展望未來,我們一起讓上石的孩子走出去,也讓世界的美好走進來!
本校規劃於低年級生活課程及彈性課程與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進行雙語教學,透過自我的探索、人際關係的互動及社區服務的參與,讓生活的體驗、行為的實踐、活動的參與與分享,由自身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學習英語,自然而然強化英語能力。
課程設計上秉持「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統整與實踐,引導學生將各領域所學知識與技能透過「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培養生活實踐能力。本校規劃於學習領域進行雙語教學,是希望藉由「英語」的聽與說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學習「使用英語」的能力與習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第二外語的興趣與需求。
以「健康 快樂」為發展課程的主軸,融入英語主題課程圍繞在兒童生活中;以「藝術課程」為subject content結合生活音樂、健康、體育領域融入校訂彈性學習課程的學習。英語主題圍繞在學生的生活情境,如教室、校園、家庭或社區環境中。透過不同的媒材去體驗、探索、感受、組織、發表、創新及解決問題。
中低年級的語言學習語認知發展,更需要以浸潤式的學習不斷的進行螺旋式的課程設計,上下學期的連貫發展,激發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成效。中低年級的教學活動重視聽、說,配合遊戲與活動實作,以期學生達成快樂學習的目的。
本校成立於民國前4年,共有普通班 50班、特教班3班、資源班1班,學生數1413 人,本校已有110年歷史,具有多元特色,包含書法、柔道、羽球…等學校團隊及社團活動,行政團隊經驗豐富,教師年齡層年輕化,普遍能接受創新教學思維,學區家長對學校關心支持,惟面對十二年國教與相關教育變革,需導入創新教學計畫,並活化教學創意,以提升教師專業與增進學生學習。
本校低年級每班每週一節英語課,中高年級每班每週二節英語課,本校英語教師共計4位,皆為合格之英語教師;分析學生學習英語困境,主要為學習動機低落,導因於生活環境無需使用英語之情境,因此學生僅於上課學習英語,下課之後則無使用英語的需要,也難有強烈學習動機。英語融入領域教學計劃,係營造一個需要使用英語的領域學習環境;因此,英語融入領域教學,可以活化教學內容,增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讓學生在真實的課室情境中使用英語。
若有機會導入英語融入領域教學,本校希望透過跨領域共備社群逐步建立課程設計與校訂課程計畫,並透過共備社群建立備觀議課的教學流程,以漸進的方式建立全校的英語融入領域課程。
上石國小是一所年輕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學校,「為孩子蒐集幸福」是我們的教育理想,雖然位於巷弄之間,但是每一位教師同仁都肩負使命,期許自我要走出教育的康莊大道。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為提升國民英語力以增加國際競爭力,國家政策以2030年為目標,打造臺灣成為雙語國家。而上石國小更是臺中市教育局指定的雙語試行學校。自108學年開始,上石雙語CLIL「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教學,期望透過在學科課程中讓學生使用英語溝通對答的方式,提高學生使用英語頻率,幫他們掌握生活中的英語溝通技巧。從低年級規劃一周四節雙語課程,分別在健康與體育、生活、綜合等科目,以增加孩子接觸、使用英語的機會,提升英語聽與說的能力。有別以往孩子在教室學了英語,出了教室卻不敢在生活中使用的情況,不刻意增加孩子的單字量、文法量,而是在生活中自然運用英語,讓英語作為交流媒介。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例如:舉辦Happy Helloween 闖關活動,先由外師Lious在全校朝會時介紹節日的由來,英語老師也在課堂上教授有關萬聖節的單字,萬聖節全校闖關活動當天,孩子個個精心盛裝、活潑逗趣的回答出關主指定的單字,讓活動更加具有教育意義。闖關的學生表示,平時一直都很害怕說英語,對英語感到無力且缺乏信心,但透過參與學校多元的課程活動,逐漸產生興趣,想要努力學習英語,加上和同學一起合作,慢慢開始主動接觸英語、愛上學習英語。
上石雙語教學藉由創造多元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頻繁的接觸英語,不僅可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更無形中提升學生對使用英語的興趣。實施雙語教學讓學生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生活的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更是多開了一道生活之門。展望未來,我們一起讓上石的孩子走出去,也讓世界的美好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