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1.英語師資穩定度高:目前國中部有5位英語教師,皆為為正式教師,全部加入雙語共備社群,協助領域老師進行雙語教學。
2.學校有聘任1名外師協同教學:對營造雙語環境及教師增能有助益。
3.願意參與的領域多:目前有自然、社會、藝文、綜合、健體等5個領域及1門彈性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參加教師皆自願投入且對本計畫有高度認同,因為參加的領域多,所以授課對象可以涵蓋所有年級和班級。
結全領域教師、雙語教師、英語教師與2位外師,群策群力開創雙語學校發展能力,提供學生多樣性雙語教育體驗課程。從一至五年級全面實施,共同打造全面而友善的雙語學習環境!
運用本校校定課程-鄉土磐基 認識家鄉與音樂 美術等課程 將學習內容之專業英語及課室英文之運用,讓學生形成學習慣性,將英語內化成為生活與學習的一部分,有助日後英語學習運用及遷移奠定深厚基礎。
*學校有著獨特的環境本質,因處於人口集中區的外圍,學生數不斷遞減。以「成就每一個孩子」為學校願景出發,透過精緻多元的教學,創新教育新品牌,成為一所「實踐全人教育的雙語公立小學」。
*課程發展歷程
109學年度:勇敢出發,改變以學科導向的教學方式,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110~111學年度:紮根修正,透過課程諮詢及專業學者到校輔導,滾動式修正課程。
112-113學年度:深耕茁壯,以Steam English Program帶動其他課程,建構學習地圖。
*本校教學特色
1.全年級實施:110學年度開始,以Steam English Program為學校特色課程,由本校專任英語教師自編教案,於全校彈性學習課程實施,每年級每週2節,排入課表。
2.全英語教學:以全英語教材Skill Sharpeners為輔,低中高年段主題分別為科學(Science)、地理 (Geography)及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螺旋式向上發展,並橫向串聯其餘領域課程。
3.定期課程研創:每月定期進行課程研創、教師學習社群及課程諮詢專家工作坊,建構完整課程架構。
針對該科擬定主題課程及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活動與學習單,透過共同備課,由英語專家及英語教師協助,完成雙語化教學教案。透過固定的共同備課時間,整合與發揮教師專長,共同規劃設計課程進行方式、設定教學進度並研討教學問題與分享教學資源。
盼能牽著孩子的手一起為「2030年雙語國家目標」做好準備,老師積極表達參與推動雙語教學之意願,期盼透過有更多課程使用英語、雙語環境建置,營造學生學習英語風氣、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1.全年級實施:本校從109學年度,以Steam English Program為學校本位課程,由本校專任英語教師自編教案且全英語授課,1到6年級全面實施。
2.全英語教學:自110學年度開始,以全英語教材Skill Sharpeners為本,各年段主題分別為科學(Science)、地理 (Geography)及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螺旋式向上發展,並橫向串聯其餘領域課程。
3.全校教師參與:每月定期進行課程研創、教師學習社群及課程諮詢專家工作坊,全校教師皆能參與英語增能研習,建構完整課程架構。
4.全員總動員:使用「跨領域」輔助教材,建構「全年級」課程教學,形成「全英語」浸潤環境。每年級每週2-5節英語課程,每學年至少80節,6年可達480節,學生參與率達100%。
本校以「成就每一個孩子」為學校願景出發,期待透過精緻多元的教學,創新教育新品牌,成為一所「實踐全人教育的雙語公立小學」。
1. 課堂上建立實際的英語溝通學習情境,讓學生確實的將英語融入生活當中
2. 透過英語融入各學科領域的課程,讓學生可以領略原來英語無所不在
3. 英語教師與其他領域教師進行共備,透過說襯議課相互成長
4. 透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轉化與實踐相關「核心素養」的目標,發展素養導向之課程設計
5. 以主題式英語教材與課室英語為主要學習內容,並且以聽說方式加以內化。
2030年雙語政策離我們越來越近,地球村的成形與光正國際教育的推動,也讓孩子接觸外國人的機會變多了。為讓處於不山不市的光正孩子,獲得雙語資源,光正申請了110~111年度外籍教師共聘計畫,並且與華盛頓中學策略聯盟辦理雙語營隊,也申請了110年雙語教育高階計畫。希冀在進行國際交流及跨國共學時孩子能夠以更流利的英語跟外國學生對話,光正全校老師動起來參與本市雙語教師計畫,期許透過雙語的環境建置,讓孩子習慣除了本土語、國語外還可以用英語來進行溝通與學習,讓學習效益倍增。
本校英語教學具備六大創新,專業的課程發展機制,整合學校整體資源,發展創新課程教學模組;以語言習得理論為起點,創新課程架構;將Steam English Program排入一到六年級課表,以校訂課程模式創新發展,引進主題式全英語教材,採用溝通式教學法,落實多元評量並配合雙語環境建置,軟硬體全方位建構浸潤式英語學習環境。 在部定課程部分,以 CLIL 教學模式進行領域教學,規劃主題式課程,透過學科整合的運用,連結學習者既有的學習知識與經驗,延伸語言學習至其他學科領域。
本校的雙語教育課程,以營造學校特色為導向,採學校本位的雙軌教學模式,未來,將持續性創新發展,期待在公立小學架構嶄新的英語學習系統。
樹義國小雙語教學特色
樹義國小配合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高舉「提升國家競爭力」、「厚植國人英語力」大纛之國家教育政策。因應此願景,本校特將「國際視野」納入新課綱願景,期盼藉由申請【雙語教學學校】達到素養教學,培育學生具備雙語優勢能力。
一、擘劃新課綱【各領域雙語教學課程】,包含:
一年級【雙語數學】、二年級【雙語藝文閱讀】、三年級【雙語藝術】、四年級【雙語自然科學】、五年級【雙語藝術】、六年級【雙語體育】。
二、專業【雙語】及【英語】師資:
本校發展校內教師專業社群-英語及雙語課程研創社群,固定於每週五下午課程共備及研發教材。本校現有初階雙語教師1名、進階雙語教師2名、高階雙語教師1名,以及合格英語老師11人、代理3名,可提供充足的協同教學、共備觀議課的諮詢、合作的對象。
三、學校雙語書籍資源豐富:
目前圖書室館藏書籍47211本,另有約700箱班級書箱,提供師生使用,並發展全校雙語閱讀課程架構。
四、智慧網路建置:
配合教育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一到六年級班級教室升級為 cat6A 的有線網路;三到六年級每兩個班設置一台無線 AP。
平板充電車:
全校1-6年級學生運用Asus 平板、 ipad行動學習,讓學生處處可學習,不須侷限於教室。
智慧學習教室:配合教育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3~6年級及科任專科教室升級為智慧學習教室。
五、英文專用教室:建置相關教具、資訊設備等教學設施,提供專任老師以及學生更多元的場地。
六、多功能藝文及體育場所:發展藝文(美術、音樂),舉辦特色主題美展,國樂團長年締造全國特優佳績。增設體育教學設備,並積極徵求開辦學生體育社團,提升學生體育多元學習。例如:民俗體育、羽球、舞蹈、籃球、桌球等。
光正國中地處不山不市的偏僻工業區,但努力推廣國際教育,與外國學校簽屬姊妹校,進行互訪交流,並在疫情嚴峻的現在,依舊與外國學校進行線上跨國共學。因應2030雙語國家的到來,光正積極爭取雙語資源,申請外籍教師到校、並與華盛頓高中進行聯盟辦理雙語營隊,也積極申請國際學伴計畫。108學年也獲得了國際學校認證。本校透過數學、自然、社會、藝術、彈性課程領域的教師投入雙語教學,讓學生在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中淺移默化,沉浸於雙語課程,深化英語的使用,讓學習效益倍增。
本校雙語課程以STEAM英語校訂課程為基礎,課程分年級訂定各學期教學主題,橫跨自然科學、社會、藝術與人文等不同領域,讓孩子以英語學習不同學科知識。教材以螺旋式課程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發展階段。課程具橫向拓展不同領域與縱向累積英語能力特色。
語言能力,是孩子可以終身帶著走的能力,也是通往世界之門的鑰匙。本校STEAM英語課程,在全校1-6年級,融入彈性學習課程,全面實施每周兩節課。其目標配合108課綱,以跨領域學習之精神為本,在公立小學開啟全新之語言教學模式,打破長期以來傳統英語科學習窠臼,以與生活經驗相連結的跨領域內容為載具,在全英語的環境中,以母語學習方式學習英語;同時透過本校完備的組織及資源支持,以公立學校資源,創造雙語環境最大價值,體現忠信「帶好每一個孩子」的學校願景,讓學生擁有「帶得走的能力」和「看得遠的視野」,成為擁有健全身心及終身學習習慣的主動學習者。
大同國小擁有便利的交通及人文古蹟景觀,是一所孕育出無數菁英學生的百年老校,大同樓為近百年的歷史建築教學大樓,在這環境優美的學習情境中,配合本校學校願景,我們更期待與國際接軌,培養孩子解決問題、思考邏輯的運算思維課程,並且在全人教育中發展學生的認知技能與態度。
儘管在歷史建築中學習,本校教師團隊為孩子努力爭取最好的教學設備,包含與微軟公司所合作建立的智慧教室。本校教學團隊更曾經榮獲教學卓越銀質獎,擁有自己的英語專屬自編課程,秉持著英語為溝通工具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提升全校學生的英語能力。
在約1200個學生中,幾乎有超過1/2的學生是跨學區來就讀,受到大同國小多元特色與五育均衡的課程所吸引,尤其是本校從一至六年級實施英語教學已有20年,中外師協同英語教學也超過15年,英語教師團隊努力打造全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更多生活化英語及不害怕說英文。基於英語為國際通用語的時代已經來臨,及為呼應台灣將於2030成為雙語國家之政策,本校希望更進一步發展雙語課程,從小學階段就建立大同學子們具備中英語基本溝通能力與國際競合力。
推動大同雙語教學是全校教師的共識,目前校內同仁也積極進行跨領域共備,共同設計核心素養導向課程,透過教師說觀議課,增進教師專業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