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本校雙語課程融入低年級生活課程及中年級體育課程,學生漸進式學習,從生活經驗中獲得英語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在課程中,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英語,並願意開口說英語。
本校秉持用心帶好每個孩子的理念下,鹿峰全體老師規劃相當豐富、多元的校本課程,讓學生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陶冶好品格。本校自107學年度以來,連續5年擔任12年課綱前導核心學校,因此在創新課程與教學上,一直走在課程改革的最前端,教師均具備完整的12年國教課綱專業養成培訓,在課程共備設計、教材研發、多元評量及社群經營上已發展出很好的基礎。109及110學年度申請雙語教學計畫初階課程,對於學校資源的整合及雙語課程設計教學,已建立良好的基礎。而且在初階學校兩年當中,本校積極強化雙語教師的培訓,鼓勵其他領域教師及英語教師一起觀摩參與,111學年度進階為雙語中階學校。
在硬體設施上,本校班級教室及專科教室均已完成智慧教室建置且透過教育局補助及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捐助,本校共配置有180部平板電腦,提供師生進行學習。另外本校目前有4位英語巡迴教師及3位符合英語教學資格教師,在實施雙語教學上,不管硬體設施或師資,都已完成充分的準備。
本校自110年度開始申請本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聘僱外籍英語教師計畫,111學年度申請教育部協助公立國民中小學引進部分工時外籍英語教學助理(ELTA)計畫,課程規畫不強調單字的背誦與文法,主要目的在提升學生開口說與使用英語溝通的能力,透過生活情境的學習,讓孩子減低語言學習的壓力。
雙語教學可以提昇孩子國際競爭力,面對未來的挑戰,鹿峰國小一直帶著創新積極的態度帶領孩子一起前進,唯有改變才會有新的動能、新的契機。
1.進行主題式的課程統整,讓孩子獲得較為深入與完整的知識概念。
2.著重聽說能力的課程設計,形塑多元英語學習情境,增進學生於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機會與能力。
3.培養學生在各领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本校為六班小校,在學生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容易營造雙語學習環境,老師們也都樂意參加雙語相關研習,提升教學知能,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下,學生更能自然而然說英語並運用於生活中。
1.本校迄今已邁入第四年雙語教學推動,參與學生擴及一~四年級,授課領域從生活、音樂,延展至校訂之彈性學習課程,增加學習雙語學習機會。
2.雙語推動除了與課程結合外,也加入議題討論,如國際教育,讓學生應用所學,體驗國際化視野與觀點。
3.雙語教學團隊定期聚會共備課程,分享教學經驗,建構彼此的信任與共識,團隊成員也逐步增加中。
1.營造雙語學習環境中,逐步引導學生使用雙語對話,讓雙語的使用,成為學習知識的工具。
2.在能達成領域科目的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提供更多學生使用雙語對話的機會,讓雙語的使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3.初次擔任教學的老師如有需求,可以依課程內容適時安排英語老師協同教學,適時給予雙語教學模式的引導。
4.本次計畫均同步規畫校訂課程—國際教育內容,由課程引導同學探索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培養學生認識、接納、尊重及包容不同的文化。
(1)透過雙語社群設計符合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素養導向教學之課程設計。
(2)結合校訂課程「國際視野」發展學校校本課程。
(3)雙語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評鑑,確保及持續改進學校課程發展、教學創新及學生學習之成效。
(4)規劃多元評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並據以改進教學。
(5)提供英語學習友善環境,提升英語學習興趣。
(6)透過公開觀議課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及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
(7)提供校內教師經驗分享,提高教師未來參與雙語教學意願。
(8)鼓勵教師參與雙語教師進修培訓,進而取得雙語教師專長註記。
本計畫希望藉由藝術雙語課程,培養孩子國際競合能力,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及經驗,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進行溝通與學習。為提供豐富的英語,結合學科內容知識的課程,本校在111學年度二年級生活領域雙語美勞課程的奠基下,將逐年持續發展雙語課程,除了透過課程共備、使用課綱做為指引之雙語美勞課程之外,也結合學學文化計畫和I-earn國際交流及其他英語教學資源,引導孩子透過重大議題(essential questions)的討論,進行雙語課程質性與量能的討論,培養孩子任務導向(PBL)的實務操作技能,養成國家未來英語人才。
以下為兩大具體目標:
(1)112學年度發展並完備一、二年級生活領域及三年級藝文領域雙語教學課程架構。
(2)逐年建構低年級生活領域、各年段藝術與人文領域雙語教學課程架構,以達成2030國家雙語政策推動方案。
國際西屯~班班有外師
1. 1年級雙語音樂教學、4年級雙語美勞教學
2. 1-3年級英語外師協同教學
3. 4年級教育局共聘外籍英語教師方案
4. 5-6年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1學年度協助公立國民中小學引進部分工時外籍英語教學助理計畫」(ELTA計畫)案
5. 長期帶領學生參加iEARN國際教育社群
6. 積極運作國際教育教師共備課程專業社群
7.已申請112學年度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學校國際化SIEP
1.課程教學:自110學年度開始進行雙語教學計畫,從三年級的藝術課程出發,以課室英語為基礎,再加入學科專業之英語,擴充學生英語學習面向。111學年度則將音樂雙語課增加四年級之規劃,延伸雙語音樂學習。
2.環境營造:校園情境雙語化,如班級課表、辦公室名稱、教職員名牌、校內提醒標誌以雙語化呈現,校園角落及走廊進行英語情境佈置,建置優質英語生活學習環境。
3.雙語活動
(1)Morning talk:每週一升旗以ICRT為文本,由五、六年級學生於晨會時進行每週一字、一句教學,增進學生英語聽力,達到英語生活化目標。
(2)DADUN TV SHOWS:四年級各班級學生錄製英語電視臺,以自製的對話文本、歌舞表演、讀者劇場等方式,展現多元的英語表演。
(3)國際教育:與美國矽谷國際學校(Silicon Valley International School)簽訂姐妹校,從105學年度開始進行交流互動,透過寄宿家庭接待、實地入校共學、國際參訪、線上筆友等交流活動,增進學生外語能力,培養宏觀的國際素養及視野。
4.教師專業:教師積極參與校內外研習及培訓,目前已有4名教師取得雙語教育高階認證。雙語教育成員與各領域教師共同組成雙語國際社群,進行跨域之雙語課程共備與討論,彈性修正與省思。
提供學生自然友善的語言學習環境,增進英語聽說能力,啟發語言學習興趣,推行以英語為教學媒介的雙語課程,透過跨文化之生活與學習,共同營造英語學習風氣,創造多元且生活化的雙語學習情境。
一、本校雙語教學融入本校校訂主題課程並結合12年國教素養導向多元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二、本校雙語教學結合本校I SHOW小主播特色課程教學,帶學生的雙語學習從課室走到戶外,並結合地方產業、地方文史、自然生態、藝術創客...等課程實施,多元又有趣。
三、本校雙語教學與靜宜大學英語系長期合作,除了申請的生活及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外,尚結合數學科雙語教學,讓學生學習更能加深加廣。
由校長帶領的課程規劃小組,透過英語老師與藝術老師的共備,並且邀請中教大教授群建立課程設計諮詢,讓課程更完善,利用課間的藝術欣賞、創作技法與體驗創作,讓從一年級開始深耕雙語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自我表現、美感與審美和生活行為實踐三個面向的學習更豐富。
(一)課程設計方面:
(1)建立雙語教學共備社群,凝聚領域教師對英語融入各領域教學活動之共識。
(2)透過學校情境分析,建立校本課程「圖像」,研訂校本課程「目標」,建立學校課程架構,發展「雙語教學」課程,最後建立雙語課程「模組」。
(3)針對教師社群需求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輔導。
(二)教學執行方面:
(1)由領域教師與英語教師共備,再由具專長教師獨立授課方式進行教學。
(2)採全年級教學,每週2節雙語教學。一、二年級一節為彈性學習課程,進行校訂課程「國際視野」實施,另外一節規劃於生活課程中實施。六年級規劃於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
(3)透過公開觀議課並邀請專家入班協作輔導,藉以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並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
(三)學習成效評量方面
(1)採質化量化並行之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2)設計符合12年國教課綱素養導向(脈絡化及通用性素養)的多元評量。
(3)除總結性評量外,重視形成性評量;除量化的分數外,重視質性的描述與回饋。
(4)依課程情境需要,設計多元的評量重點。
鎮平國小在英語教學上學校成立了英語教師團隊、英語桌遊教專社群,申請基地班計畫建立國際力的校本課程,指導學生在英語歌謠比賽、英語朗讀及演說都有很亮眼的成績,桌遊教專社群則提供其他任課教師認識學生的英語學習,低年級的課後照顧班開設英語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每週一句」的英語認證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並於107學年度申請臺中市國民小學引進國際青年志工計畫,邀請學生家庭接待國際志工深獲好評,108學年度家長會也繼續支持本項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與國際接軌。此外,鎮平國小自109學年度起,率先申請該計畫,以四年級綜合領域,執行跨領域雙語教學,實施成效良好;110學年度再次挑戰中階雙語課程,二年級生活領域、三年級社會領域、四年級綜合領域,各年段實施成效良好,學生收穫良多。
本校硬體設備上有兩間英語教室,一間英語情境教室,英語故事劇場機器人操作組5組及近百套的桌遊及1260冊的英語圖書藏書量。本校現有正式英語教師4人,外加代理教師1人,足可提供協同教學、共備觀議課程的諮詢、合作。
大秀國小推動英語教學多年來成效卓著,在各項英語競賽皆有優異表現,近年來因為申請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計畫,開始著力於校訂彈性課程發展,其中跨領域的雙語教學已列入本校校訂主題課程「大秀囝仔 用心看世界」,結合臺中教育大學、靜宜大學發展本校的雙語教學課程,期許大秀孩子具備國際觀,成為未來世界的好公民。
國際閱讀、國際閱讀策略及媒體素養是本校校訂課程主軸-資訊媒體主題中,主要的課程之一,各班級除了英語任課教師之外,搭配班級導師透過生活領域(藝術)及綜合領域課程的授課內容中,搭配進行英語閱讀課程。
學校設置臺中市推動閱讀推動教師一名,配合閱讀堆動教師,進行英語國際閱讀、國際閱讀策略及媒體素養,除原本英語教學之外,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方式,融入生活領域及綜合領域方式,深化英語學習成效。本校108學年度為國教署補助之英語多元主題學習學校,透過計畫,結合英語閱讀課程進行,並持續延伸進入初階雙語學校。執行初階雙語學校具有基本經驗和基礎,依照初階學校執行的經驗,研發擴展到中年級課程,並進行課程編排規劃,具有先備條件。
鎮平國小在英語教學上學校成立了英語教師團隊、英語桌遊教專社群,申請基地班計畫建立國際力的校本課程,指導學生在英語歌謠比賽、英語朗讀及演說都有很亮眼的成績,桌遊教專社群則提供其他任課教師認識學生的英語學習,低年級的課後照顧班開設英語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每週一句」的英語認證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並於107學年度申請臺中市國民小學引進國際青年志工計畫,邀請學生家庭接待國際志工深獲好評,108學年度家長會也繼續支持本項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與國際接軌。此外,鎮平國小自109學年度起,率先申請該計畫,以四年級綜合領域,執行跨領域雙語教學,實施成效良好。
本校106-107學年度以「英揚太平,綜貫國際」英語導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計畫,獲教育部沉浸式英語特色學校補助,108學年度獲臺中市教育局先期指定試辦雙語教育試辦學校,研發各年級雙語課程與教材,協伴其他學校發展校訂雙語課程,本校亦積極參與台中教育大學雙語師資實習基地,及教育部雙語教師在職培訓課程學校,以培育更多未來優良雙語師資。
我們亦自我期許,能以傳承與創新雙軌並行,藉由雙語教學特色學校的經營,營造英語使用的學習情境,讓英語發揮工具性之功能,培養學生「習慣聽、自然說」的英語溝通力,擴大英語教育之學習經驗,開展本國與外國文化的視野,昇華國際素養,以期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