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本校為使學生增加英語使用機會、落實雙語學習環境,除正式英語課程外,於社會領域、健體領域、綜合領域、藝文領域課程中創造雙語學習環境,增加學生接觸及使用英語的機會,藉由不同領域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文的機會及興趣。本校逐年深化英語雙語環境,111學年度申請辦理國教署ELTA計畫、112學年度申請辦理臺中市雙語教育計畫、113學年度申請辦理臺中市外籍英語教師駐校,希冀帶給豐南學子更加完善、多元的英語學習環境。
1.設置英語圖書館與AR英語情境教室,硬體設備充足
2.成立國際交流相關的多元社團,提升學生接觸及參與國際交流機會
3.112學年度聘請外師1位、ELTA教師3位,師資充裕
本校已連續申請第四年雙語教育,從第一年的健體領域:體育科,開始建置體育科各項運動的雙語教案,到目前預計實施綜合領域:家政和輔導科,希望能完備綜合領域各種項目的雙語教案,提供本校學生更多領域的雙語課程體驗。
本校雖屬偏鄉小校,但在陳校長盈達的帶領下,全校生氣蓬勃,致力與國際接軌。104學年度起,聘請外籍教師Micha (米夏)到校協同教學, 一至六年級每班每週有一節外師英語課;112學年度教育局配發一位外籍英語教師(共聘)進校實施協同教學,一至六年級每班1-2節不等共8節課,提供學習英語的環境與機會 發展學生英語聽、說、讀、寫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建立學習信心與有效學習方法。
本校推動雙語教學之特色:
1.學校雙語校園建置:
(1)雙語校園環境:有系統逐步建置,打造沉浸式雙語學習環境。目前已有階梯雙語情境佈置、SDGS磁吸式互動學習牆。
(2)智慧學習教室:全校已建置完成,提供完整便利雙語教學環境。
2.教學資源之運用:
(1)成立雙語教育推動小組:成員包含行政教師團隊與家長學生代表,規劃與執行各項雙語教學。
(2)辦理教師增能研習:規劃系統性雙語教育、課室英語文等增能工作坊與研習。
(3)增加生活雙語應用時機:
每週英語文單字抽背:善用學生朝會廣播及基本語句對話練習,建立生活雙語情境。
ICRT隨身聽:每天午餐時刻播放ICRT,營造英語文聽說環境。
多元評量檢核:於102學年度起已將英語文聽力與口說,納入定期評量試題中。
成果展演舞台:結合年度聖誕才藝發表會活動,進行英語文教學成果發表。
(4)申辦聘任外師計畫:109~112年連續四年申請聘任外師計畫,增加學生英語文聽力與口說機會。
本校為六班小校,在學生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容易營造雙語學習環境,老師們也都樂意參加雙語相關研習,提升教學知能,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下,學生更能自然而然說英語並運用於生活中。
(一)學校現況
本校是一所地處西濱橋下的小型學校,目前全校共十二班,學生人數240人,教職員工24人;周遭環境以農工為主,家長所受教育偏低,加上文化、背景的差異,因而造成學童文化刺激不足、資訊又取得不易,亟需外界資源進入校園,擴展師生視野,提升校園藝文風氣。
在近年學校辦理的表演活動中,發現很多學生喜歡舞蹈表演,結合學生及學校需求,我們特別聘請大開劇場的樊以白老師,指導學生舞蹈表演,期望能增進學童藝術欣賞與表演、創作能力,培養興趣,豐富心靈。在結合本校師資與外聘專業藝文人才後,能深化學校藝術與人文課程推展,發展學校特色,以提升藝文教學品質。
為讓教師認識新課綱素養導向教學觀念,本校於107-111學度參加「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計畫」中堅型學校,陸續辦理新課綱相關系列講座、工作坊研習及教師共備等活動,提昇老師編寫素養導師教案的能力,並能結合教師共同備課來擴大跨領域課程教學的模式,營造自動好的學生學習成效。
本校推動雙語教學課程目的:
(一)語言交流—提升學校教職員工生的英語口說能力,戮力國際語文的交流。
(二)文化交流—關懷地方文化,瞭解文創社區的內涵。
(三)健康交流—建構正確的健康概念,深耕校本健康與體育課程。
(四)國際交流—強化國際人士互動交流的價值,持續品牌行銷的推廣
(二)教學資源
1.自發互動共好的前導學校:本校蕭光哲校長親率教師群,積極參與教師學習社群活動,共騎教育自行車全速前進。
2.積極行的前導學校: 本校行政及教職員全員參與107-111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積極學習新知。
3.課程研發團隊:本校於107-111學年度,分別成立「閱讀越厲害的槺榔」、「起風了-認識飛行器」、「校園植物社群」、「藝術與人文-黑光劇」的課程社群,致力於槺榔特色課程設計與產出教案。
4.專業的教學組合:本校校內目前有4位合格的英語教師,學校特將此師資與綜合、自然及數學領域老師作經驗分享,推動雙語教學計畫。
5.數位化學習環境:本校目前共有4間專科教室,教室內皆配合先進的教學媒體環境,必能為雙語教學計畫奠定成功的基石。
增加英語使用機會、落實雙語學習環境,除正式英語課程外,在數學領域、社會領域、健體領域、綜合領域課程中創造雙語學習環境,增加學生接觸及使用英語的機會,藉由不同領域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文的機會及興趣。
本校110學年度於七年級開始實施英語融入鄉土課程與科技領域,經過一學年的課程教學,學生能夠以英語為溝通媒介,並且習得鄉土課程與科技課程的重要知能。111年將擴大範圍實施七和八年級英語融入視覺藝術領域課程,讓學生能在課程中自然而然以英語學習學科知識的比例逐年增加。學校也積極爭取110年國際教育課程,和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交流時,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確立雙語課程實施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預計本校在112學年度申請雙語教學計畫,期盼讓學生可以透過英語與彈性課程、童軍的結合,理解在地的民俗風情、節慶習俗及童軍活動,並加以比較、尊重與接納國內外不同節慶習俗、風俗民情與相關活動。
透過生活情境化教學和跨領域雙語教學,提升英語適性化教學,利用校內數位化網路設備來建立學生基本說聽英語能力,同時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素養及能學會尊重與欣賞不同的文化,讓學習英語不再只是課堂上的語言,進而能夠從英語中學習各領域知識,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英語文的能力與習慣,培養未來的個人競爭力。
1. 依據任教班級不同的英語程度,適時調整課堂英語的使用比例,避免造成影響家政課的正常教學進度。
2. 製作綜合領域相關的英語單字卡和使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雙語教學研究中心課室英語手冊,讓學生更能加速了解相關英語口語的中文意思。
3. 透過專科教室內的觸控式大電視,介紹課程中會出現的英語名稱,並搭配youtube全英實作示範影片,先行建立學生的基本知識。另外,藉由實際操作過程中,適時帶入英語指令解說,並使用英語提醒同學注意實作上安全的重要性,藉以加深學生對綜合領域相關英語詞彙的印象。
4. 製作綜合領域英語課室手冊,並由雙語備課社群增設網路雲端硬碟,分享並記錄相關字彙和教案。除了讓授課老師可以有使用英語進行課堂實作流程的能力外,最後也可將課室英語手冊內容印製給學生,協助建立基本課堂英語能力,並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本校已通過初階認證,目前朝中階認證前進
一群充滿熱忱的老師,勇於教學嘗試,熱心服務,為了孩子,開闢英語學習天地,增加孩子英語學習環境,促進孩子英語能力。四個年級參加,四位教師參與,三個教學領域融入。
華龍國小目前班級數19班,學生數441人,編制內教師人數為34人,是一所座落在工業區中的卓越校園。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盤點洞察華龍團隊已有足夠動能參與推展雙語教育,因此於111學年度申辦雙語教學初階計畫,並於112學年度繼續申辦雙語教學中階計畫,期待在經費挹注下,讓領域老師透過課室英語,更有自信展現學科專業,培育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國民。本校推動雙語教學之特色:
1.學校雙語校園建置:
(1)雙語校園環境:有系統逐步建置,打造沉浸式雙語學習環境。目前已有階梯雙語情境佈置、SDGS磁吸式互動學習牆。
(2)智慧學習教室:全校已建置完成,提供完整便利雙語教學環境。
2.教學資源之運用
(1)成立雙語教育推動小組:成員包含行政教師團隊與家長學生代表,規劃與執行各項雙語教學。
(2)辦理教師增能研習:規劃系統性雙語教育、課室英語文等增能工作坊與研習。
(3)增加生活雙語應用時機:
每週英語文單字抽背:善用學生朝會廣播及基本語句對話練習,建立生活雙語情境。
ICRT隨身聽:每天午餐時刻播放ICRT,營造英語文聽說環境。
多元評量檢核:於102學年度起已將英語文聽力與口說,納入定期評量試題中。
成果展演舞台:結合年度聖誕才藝發表會活動,進行英語文教學成果發表。
(4)申辦聘任外師計畫:109~112年連續四年申請聘任外師計畫,增加學生英語文聽力與口說機會。
1.自發互動共好的前導學校:本校蕭光哲校長親率教師群,積極參與教師學習社群活動,共騎教育自行車全速前進。
2.積極行的前導學校: 本校行政及教職員全員參與107-111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積極學習新知。
3.課程研發團隊:本校於107-111學年度,分別成立「閱讀越厲害的槺榔」、「起風了-認識飛行器」、「校園植物社群」、「藝術與人文-黑光劇」的課程社群,致力於槺榔特色課程設計與產出教案。
4.專業的教學組合:本校校內目前有4位合格的英語教師,學校特將此師資與綜合、自然及數學領域老師作經驗分享,推動雙語教學計畫。
5.數位化學習環境:本校目前共有4間專科教室,教室內皆配合先進的教學媒體環境,必能為雙語教學計畫奠定成功的基石。
一、學校現況與教學資源
長安國小位於臺中市西屯區,112學年度是三十七班之中型學校,本校建校迄今年邁入第17年,學校規劃的起點與終點都應以學生為依歸。一所優質的學校,建築順應時代潮流,必須以人性為依歸,與社區相結合,營造一所以人文情懷、人本思考為核心,重視生態環境,培養學生前瞻科技並具備文化素養的都市生態小學為學校追求的目標。
(一)學校英語課程教學自一年級起開始實施。112學年度英語教學時數如下:低年級2節(彈性課程2節);中年級英語2節(語文領域1節、彈性課程1節);高年級英語2節(語文領域2節)。
(二)本校教學師資:112學年度擔任英語教學教師4名,均為合格英語教師;1名大學輔系修習英語教師。
(三)111學年度教學成效:
1.於晨間進行英語學習活動。
(1)辦理週三進行學生英文生活對話教學。
(2)規劃配合節慶之英語教學活動。
2.規劃辦理英語相關教學活動
(1)辦理學生聖誕節展演活動。
(2)辦理英語闖關活動,由高年級學生擔任關主。
3.情境英語教室搭配智慧設備,營造活潑多元的學習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自編長安文選集,編列常用英語指導語供全校教師教學使用。
5.舉辦英語與非英語教師的英語社群,探討使用英語進行非英語課程的可行作法及方向。
6.學生全英語溝通能力提升及檢核方式:
(1)邀請薇格小學外籍教師到校交流,到校拓展學生學習視野。
(2)辦理學生英語各項競賽,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7.學校其餘特色作為:
(1)搭配行動載具協助英語教學,豐沛教學內涵。
(2)規劃英語繪本及讀本之閱讀進程及英語聽力教學計畫,提升學生閱讀及聽辨能力。
(3)實施英語補救教學,協助弱勢孩子加強英語力的提升。
(4)申請外籍英語教師聘僱,引進外籍英語教師之學習經驗、學習模式、溝通技巧、文化激盪等,激發本校學生英語教學及學習。
(1)課室英文用語彙編。
(2)專業之英文學習文本。
(3)雙語教學的情境規劃與布置。
(4)結合分組合作學習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學模組。
(5)採多元評量之精神,可用文字書寫、口說表達、實作……等方式來進行,但以紙筆測驗最小化為原則。
增加孩子接觸及應用英語的機會:除了現有語文領域之正式英語課程外,增加其他領域以部分英語授課,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語,創造雙語學習的有利條件,達成雙語聽讀能力的養成。並協同外師提升英語適性化教學,利用校內社團活動與數位化網路設備來建立學生基本說聽英語能力。
本校一向重視學生各個面向的學習,108課綱也強調學生跨域結合,因此本校童軍老師希望能透過雙語教學的實施,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在生活中實踐。也希望透過童軍科的雙語教學實施,激勵更多領域、科目、年級來共襄盛舉,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及響應國家的雙語政策。
1.本校於110學年度為中階雙語課程學校
2.本校於110學年度參與臺中市110學年度辦理「雙語教學計畫成果博覽會」
鎮平國小在英語教學上學校成立了英語教師團隊、英語桌遊教專社群,申請基地班計畫建立國際力的校本課程,指導學生在英語歌謠比賽、英語朗讀及演說都有很亮眼的成績,桌遊教專社群則提供其他任課教師認識學生的英語學習,低年級的課後照顧班開設英語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每週一句」的英語認證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並於107學年度申請臺中市國民小學引進國際青年志工計畫,邀請學生家庭接待國際志工深獲好評,108學年度家長會也繼續支持本項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與國際接軌。此外,鎮平國小自109學年度起,率先申請該計畫,以四年級綜合領域,執行跨領域雙語教學,實施成效良好;110學年度再次挑戰中階雙語課程,二年級生活領域、三年級社會領域、四年級綜合領域,各年段實施成效良好,學生收穫良多。
本校硬體設備上有兩間英語教室,一間英語情境教室,英語故事劇場機器人操作組5組及近百套的桌遊及1260冊的英語圖書藏書量。本校現有正式英語教師4人,外加代理教師1人,足可提供協同教學、共備觀議課程的諮詢、合作。
1.透過雙語教學,讓學生習慣以英語學習目標科程內容。
2.透過雙語教學,提高學生實際以英語交談的意願。
3.完成設計全校英語化情境佈置,讓學生境教學習。
4.經費若允許,計劃推動全校英語學習護照及相關獎勵,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動機與成就感。
學校一直對於英語教學甚為重視,並積極投入教學資源於英語領域,推動英語教學之相關教學活動詳述如下:
1.硬體設備:七、八、九年級班班有電腦、教室為智慧教室,有觸控式螢幕、喇叭、網路等設備。
2.多元英語學習方式:
(1)每週五升旗進行英語抽背
(2)每學期完成學習護照,英語課文段落即為背誦內容
(3)校內英語朗讀比賽(培訓選手參加臺中市英語演講比賽)
(4)校內英語歌唱比賽(參加臺中市英語歌唱比賽)
(5)培訓學生參加臺中市英語讀者劇場
(6)校內英語拼字大賽
(7)每次定期評量納入英語聽力測驗及口說測驗
(8)每年暑假結合社會資源辦理英語品格營
(9)學校申請計畫引入外師授課,安排外師每週一節於七年級與英語教師
協同教學。
(10)辦理英語會話社團,由外師授課。
(11)108-109學年度參與沉浸式英語教學試辦計劃,由音樂老師與英語老師協同授課。
3.社區資源:本校與台美教會合作,於暑假辦理英語品格營,由美國華裔青年帶領營隊,與學生互動良好。
國際閱讀、國際閱讀策略及媒體素養是本校校訂課程主軸-資訊媒體主題中,主要的課程之一,各班級除了英語任課教師之外,搭配班級導師透過生活領域(藝術)及綜合領域課程的授課內容中,搭配進行英語閱讀課程。
學校設置臺中市推動閱讀推動教師一名,配合閱讀堆動教師,進行英語國際閱讀、國際閱讀策略及媒體素養,除原本英語教學之外,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方式,融入生活領域及綜合領域方式,深化英語學習成效。本校108學年度為國教署補助之英語多元主題學習學校,透過計畫,結合英語閱讀課程進行,並持續延伸進入初階雙語學校。執行初階雙語學校具有基本經驗和基礎,依照初階學校執行的經驗,研發擴展到中年級課程,並進行課程編排規劃,具有先備條件。
本校雙語教學三四五年級分別融入音樂、綜合及體育,除科任老師外,更有學年導師加入,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及時間接觸到雙語的情境,運用到雙語溝通的能力,讓孩子更願意開口。更因為有外師的聘用,讓孩子想用外語跟外師互動的動機更加增強。
1.自發互動共好的前導學校:本校蕭光哲校長親率教師群,積極參與教師學習社群活動,共騎教育自行車全速前進。
2.積極行的前導學校: 本校行政及教職員全員參與108-109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積極學習新知。
3.課程研發團隊:本校於107-109學年度,分別成立「閱讀越厲害的槺榔」、「起風了-認識飛行器」、「校園植物社群」、「藝術與人文-黑光劇」的課程社群,致力於槺
榔特色課程設計與產出教案。
4.專業的教學組合:本校校內目前有3位合格的英語教師,學校特將此師資與健康與體育老師作經驗分享,推動雙語教學計畫。
5.數位化學習環境:本校目前共有4間專科教室,教室內皆配合先進的教學媒體環境,必能為雙語教學計畫奠定成功的基石。
鎮平國小在英語教學上學校成立了英語教師團隊、英語桌遊教專社群,申請基地班計畫建立國際力的校本課程,指導學生在英語歌謠比賽、英語朗讀及演說都有很亮眼的成績,桌遊教專社群則提供其他任課教師認識學生的英語學習,低年級的課後照顧班開設英語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每週一句」的英語認證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並於107學年度申請臺中市國民小學引進國際青年志工計畫,邀請學生家庭接待國際志工深獲好評,108學年度家長會也繼續支持本項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與國際接軌。此外,鎮平國小自109學年度起,率先申請該計畫,以四年級綜合領域,執行跨領域雙語教學,實施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