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一)課程設計
1. 設計週期:以三次定期評量區間為課程設計週期,研討每個學段可將英語融入雙語計畫的領域單元與教學方式,設計過程,與英語教師或外籍教師,針對領域主題進行討論與對話。
2. 參與對象:除各領域參與雙語課程的主教老師之外,每次共備至少有一名英文科教師參與(外師、中師皆可)或其他非本計畫老師。
3. 共備規劃:每個月至少進行2次與英文教師或其他領域教師共備,針對雙語計畫執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分享與交流;另外針對各領域教師至校外研習,看到良好的雙語學習方案或境教,提出討論與參考。
4. 共備方式:除實體討論共備之外,亦可利用社群軟體、視訊等其他溝通互動網絡進行,以能達到有效共備或資源分享為原則。
5. 研發內容:
(1)持續滾動修正雙語情境教室規劃與建置。
(2)英語課室用語手冊已編製完成,113學年度預計整理各領域專業詞彙。
(3)共備產出以SDGs為核心主題發展的跨領域雙語教學教案
(4)設計以生活英語會話為主的學習教材,提高學生英語的使用率。
(5)與英語教師共備校本課程或彈性課程,產出雙語學習單或教材。
我國推動2030雙語政策即將到來,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交織成了地球村,孩子們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多了,為了讓本校的孩子獲得更多的雙語與國際教育源,我們申請了校園國際化的國際教育計畫,以及本案的雙語教學計畫,提供學生雙語的學習環境,建構本校「健康、活潑、樂學習」的願景,培養學生國際力,以期「成就每一個孩子」。
1. 辦理113年暑期國際美語品格營,由美國迦南教會國際志工蒞校指導學生,提升英語學習動機,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所產生價值觀及思維。
2. 辦理113年本校體育班與香港培正中學、德蘭女子中學進行體育交流。
3. 校訂彈性課程-鄉土與國際,課程主題規劃融入大甲在地文化元素,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及深耕在地文化,並比較不同國家文化,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1.英語教師與藝文教師(ETA)在沉浸式計劃曾協同教學一年,雙語計畫
也已經實施四年,因此教師以雙語進行視覺藝術課程已有多年教學
經驗,期能在本計畫中,持續提供學生在美勞課中自然學習並使用
英語。
2.學生在學習過後,能在美勞作品上加入英語說明,並能運用口語表達
與同學分享作品的製作歷程或感想,讓使用英語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
3.112學年度增加的自然領域雙語課程及健體領域雙語課程讓重慶國小
的雙語課程更全面。今年欲加入之5年級自然領域雙語課程之教師在
自然領域有多年的著墨,對於課程非常嫻熟。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例如;與逢甲大學PMP國際學生,一起舉辦參與世界早午餐課程活動,以及跟著上石熊環遊世界亞洲篇主題書展。另外與ETA及ELTA外師共同進行聖代創作,平板運用在藝文創作課程,班級線上與韓國班級視訊交流,多元的課程活動,讓平時一直很害怕說英語,對英語感到無力且缺乏信心的學生,透過雙語課程的活動逐漸產生興趣,想要努力學習英語和同學一起合作,愛上學習英語。
上石雙語教學藉由創造多元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頻繁的接觸英語,不儘可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更無形中提升學生對使用英語的興趣。實施雙語教學讓學生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生活的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更是多開了一道生活之門。展望未來,我們一起讓上石的孩子走出去,也讓世界的美好走進來!
1.以部定課程為基礎,結合校本特色及彈性課程主軸,形成雙語跨域學習教材。
2.組成雙語課程教師共備社群,藉由跨領域教師集思廣益,提升課程執行成效。
3.持續建置與新增雙語情境教室內容,讓學生以主題方式學習。
4.鼓勵學生從基礎課室英語開始,習慣英語文的使用。
5.結合外師課程,強化學生英語聽力能力。
我國推動2030雙語政策即將到來,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交織成了地球村,孩子們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多了,為了讓本校的孩子獲得更多的雙語與國際教育源,除了原有的外籍英語師資外,我們申請了校園國際化的國際教育計畫,也申請了國際教育融入部定課程計畫,以及本案的雙語教學計畫,提供學生雙語的學習環境,建構本校「健康、活潑、樂學習」的願景,培養學生國際力,以期「成就每一個孩子」。
採用林子斌教授提出的沃土模式(FERTILE)七大原則,本校預計採計的原則說明如下:
1、有彈性-讓老師願意先跨出第一步,評估學生英文程度,先不綁定比例
2、環境的建置-搭配學校國際化申請計劃建置軟硬體雙語環境
3、角色典範-從校長、行政到老師開口講英文,營造雙語環境
4、給予足夠時間,先求有再慢慢補強
5、課室教學原則-先以課室英語著手,主要核心概念使用中文,以學科概念為主
6、學科教師擔任並透過和英文教師共備了解學生英文程度。
7、需要所有人的投入
雙語教學特色
1.本校以健體領域-體育科、藝術領域-視覺藝術科、社會領域- 公民科、地理科,自然科、數學科。由主教負責老師先擬定教學主題、預計教學週次及課程目標,另邀請本校英語科兩位老師執行雙語課程教師進行共同備課,提昇主教老師雙語教學知能,另擇期邀請,學者專家入校輔導。
2發展適合國中體育教學、視覺藝術教學、自然教學、數學教學、社會教學(含公民科與地理科)的雙語教學模組,充分提供學生使用英語溝通之機會,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雙語學習情境,讓學生能適度運用兩種語言口語表達學科內容,進而能流利的運用兩種語言學到學科的內容。
3.組成雙語教學共備社群,奠基雙語課程共備力,教師預先規劃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評 量方式,透過定期共同備課時間,主教教師分享教學設計流程及試教,教師相互研討教學流 程及教學問題,彼此提供教學建議,分享教學資源。
本校獲補助109~111學年度臺中市雙語教學計畫,辦理英語融入體育課、美術課及家政課、表演藝術及歷史等課程教學,行政及社群教師運作穩定,並透過共備社群不斷精進雙語教學,未來定能將此經驗延伸到校內更多領域,讓成就本校成為下一個雙語學校努力。
前兩年本校實施今年欲加入之1年級健體領域雙語課程教師為英語教師,並於111學年度自行在體育課操作雙語教學,2年級健體領域雙語課程之教師職務為教學組長與學校外籍教師平時即有對話交流,4年級自然領域健體領域雙語課程教師也曾參與沉浸式計畫於課堂中實施英語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三位教師英語能力優能獨立進行雙語教學。期盼學生能在雙語課堂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學習簡單的日常生活用語,習慣使用英語且不畏懼,並能用英語表現及回應各領域之相關內容。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
本校111學年度雙語課程實施在七年級、八年級及九年級,總共約有260位學生參與,佔本校學生大約五成以上,實施的領域有綜合活動、自然科學、健康與體育、科技,各學科課程緊扣本校願景「健康、活潑、樂學習」,希望透過這幾個科目的雙語教學,建構學生的沉浸式雙語學習環境,邁向國家推動的2030雙語政策,提升孩子雙語學習能力與國際觀,成就每個孩子。
自102學年度起,本校連年獲選分組合作深耕學校,校內師生針對跨領域合作與組內合作觀念較為熟悉,對於推動跨領域合作、協同教學,實有加分效果。
109學年度更榮獲台中市政府補助外師駐校,擔任七、八年級國際教育課程教學,校內師生均對雙語教學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有助推動更全面的融入。
推動英語認證方面,106-108 學年度榮獲臺中市108學年度國際學校獎認證,學校過往表現曾獲中級認證1次,基礎認證2次,希冀持續精進。
109-110學年度亦獲得台中市推動雙語化初階、高階學校資格、110學年度獲選教育部國教署國際姊妹交流學校、部分領域融入雙語教學學校,對雙語化教學的推動有其肯定。
自105學年度起,連年辦理海外國際交流活動,與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國際學校定期互動,109學年度因疫情關係開始採視訊方式與孟加拉、印度等國家進行視訊交流活動,希望未來能更進一步將課程活動紮根深化,提升國際教育活動之普及性。
本校訂定每週四下午為共同備課時間,俾便為課程做最充分的溝通與準備。融入年級/科目為:七年級生活科技、數學、生物及八年級理化。課程設計每學期有 1-3 個主題,並搭配新課綱的素養教學,於共同備課時間前先行設計課程,再於共同備課時間產出英文教案文字檔、試教,並由英語科協助,以確保授課內容為正確的英語用法。
上石國小多年來致力於雙語及國際教育的推廣,以有趣、多元化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試圖從創新課程的角度,透過以兒童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內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英語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能樂於學習英語。例如:舉辦Happy Helloween 闖關活動,先由外師在全校朝會時介紹節日的由來,英語老師也在課堂上教授有關萬聖節的單字,萬聖節全校闖關活動當天,孩子個個精心盛裝、活潑逗趣的回答出關主指定的單字,讓活動更加具有教育意義。闖關的學生表示,平時一直都很害怕說英語,對英語感到無力且缺乏信心,但透過參與學校多元的課程活動,逐漸產生興趣,想要努力學習英語,加上和同學一起合作,慢慢開始主動接觸英語、愛上學習英語。
上石雙語教學藉由創造多元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頻繁的接觸英語,不僅可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更無形中提升學生對使用英語的興趣。實施雙語教學讓學生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生活的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更是多開了一道生活之門。展望未來,我們一起讓上石的孩子走出去,也讓世界的美好走進來!
生活實踐家的雙語環境與活潑的教學方式,是崇倫的教學特色
視訊、實作、表達課程設計樣樣都有,讓雙語學習就像呼吸一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