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學校及申請計畫階等查詢
學校發展雙語教學的特色在於整合多元的專業專長領域教師及外師、英師資源,並透過定期備課討論的方式來提高教學品質。這樣的特色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多元專業支援:學校擁有音樂、自然和美術等多個專業領域的教師,這意味著學生能夠在不同範疇中接觸到雙語教學,從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和技能。
外師、英師資源:學校能夠利用外師和英師的資源,提供更加地道和豐富的英語教學內容。這樣的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文化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英語。
定期備課討論:通過定期的備課討論,教師們可以分享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從而不斷提升雙語教學的品質。這種合作和共享的精神可以促進教師間的專業成長,進而造福於學生。
總的來說,學校發展雙語教學的特色在於整合多元的教學資源和專業支援,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分享不斷提升教學品質,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教育體驗。
1.進行主題式的課程統整,讓孩子獲得較為深入與完整的知識概念。
2.著重聽說能力的課程設計,形塑多元英語學習情境,增進學生於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機會與能力。
3.培養學生在各领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以健體領域為雙語教育基礎,逐步擴及到各個領域;從健體每週二節課,自然、科技一節融入,未來再逐步提升全部節數融入雙語教學。
本校為臺中市最早創立之國民中學,校史悠久,以「優質、卓越、典範」作為學校願景,涵育許多社會人才。目前普通班共計有68班,學生數1997人,全校編制教師數共181人,其中語文領域英語文科教師計有21人,均具合格英語文科教師證。另本校至112學年度止,共有4位教師完成中小學雙語教師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培訓課程,分別為家政科1人、健康教育科1人、表演藝術科1人、生物科1人,對領域/科目教學融入雙語教學、雙語教學相關理論(如ELF、CLIL)具相當程度認知,並完成各科目雙語試教。目前執行雙語教學,我們定錨在「具有英語教學熱誠,且受過雙語學分班培訓的學科領域教師,在課程中融入英語進行教學及運用」,學科領域教師傾向學科內容的理解,英語文教師則以溝通能力的培養為主共備協助,在跨領域的整合下,尋找教學目標差異下的最大公因數,透過教學任務設計、教學鷹架搭建、跨語言實踐的應用,達到素養導向教學最終應用於生活情境、學術情境的目標。
(1) 在課堂上運用中文與英語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提升學生英語溝通的能力。
(2) 營造能使學生自在使用英語的氛圍,透過雙語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與引導,讓開口說英語不再僅是英語課限定。
(3) 透過融合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校本課程,帶領學生與國際接軌,培養出擁有地球公民素養的學生。
1.自發互動共好的前導學校:本校蕭光哲校長親率教師群,積極參與教師學習社群活動,共騎教育自行車全速前進。
2.積極行的前導學校: 本校行政及教職員全員參與107-111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積極學習新知。
3.課程研發團隊:本校於107-111學年度,分別成立「閱讀越厲害的槺榔」、「起風了-認識飛行器」、「校園植物社群」、「藝術與人文-黑光劇」的課程社群,致力於槺榔特色課程設計與產出教案。
4.專業的教學組合:本校校內目前有4位合格的英語教師,學校特將此師資與綜合、自然及數學領域老師作經驗分享,推動雙語教學計畫。
5.數位化學習環境:本校目前共有4間專科教室,教室內皆配合先進的教學媒體環境,必能為雙語教學計畫奠定成功的基石。
雙語課程每週1節(占自然每週配課1/3、體育1/2),教學由科任教師(自然和體育)及外師執行,科任教師即是雙語教師,英語教師執行部分協同教學,保證英語上課品質。
除科任課堂外,雙語教師也會將上課內容分享給班級導師,請導師在班上的情境佈置也可以融入雙語課程內容,以增加學生學習次數,常聽常說就較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產生內化連結,有助於提升學習效能。
本校目前執行雙語教學,定錨在「具有英語教學熱誠,且受過雙語學分班培訓的學科領域教師,在課程中融入英語進行教學及運用」,學科領域教師傾向學科內容的理解,英語文教師則以溝通能力的培養為主,在跨領域的整合下,尋找教學目標差異下的最大公因數,透過教學任務設計、教學鷹架搭建、跨語言實踐的應用,達到素養導向教學最終應用於生活情境的目標。
1.學校英語學習環境之優勢與機會:
學校位於都會區,社會資源豐富,硬體設備佳,校內設置英語專科教室、語言教室及國際教室,提供學生豐富學習機會;此外,三~六年級設置智慧教室,並提供約286部iPad平板及iPod 30台,進行數位學習。
2.學校承辦臺中市英語希望傳愛專車專案:
本校自105學年度起,承辦中市英語專車專案,增加英語外籍協同教師及英語教師各一位;111學年度新增一部推動英語閱讀的專車,外加一位外師,共同協助推動英語教育。兩部專車課程設計不同,一部專車課程設計雙語情境,透過各式活動與操作,讓學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學會生活常用英語;另一部專車主推英語閱讀,從聽英語故事到書本共讀,培養聽、說、讀、寫等基本溝通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力及學習成效。
3.申請英語之彈性學習課程模組計畫,提供學校活化校本課程契機:
學校於111學年度起申請「部分工時外籍英語教學助理」,協助辦理低年級之跨域課程,結合生活與英語,採統整性主題課程,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使用情境教學法、自然教學法及溝通式教學法,鼓勵學生適性發展,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教學目標著重在生活化,採用多元評量方式,以口語及實作為主要評量方式,奠定英語學習基礎。
在全球化學習的年代,為了讓清泉的學生可以能具體連結世界資訊,拓展國際視野,本校積極申請推動各項國際教育的相關經費,如全球青年在地發展計畫、學校本位之英語多元主題學習方案實施計畫、臺中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申請聘雇外籍英語教師實施計畫等,希望透過這些經費引進各類資源或外師教學,開發校本國際教育課程,內容包含融入各領域課程、國際文化週展覽活動及線上校外參訪,亦成立國際文化社團讓學生由跨領域教師共備研發的課程當中,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風俗文化與特色。
1.本校於110學年度為中階雙語課程學校
2.本校於110學年度參與臺中市110學年度辦理「雙語教學計畫成果博覽會」
本校為第三年申請雙語教學計畫,第一年及第二年皆申請初階,融入三年級自然科學領域,111學年又增加融入一、五年級的音樂課程,循序漸進,師生共同成長精進。學校全力支持並鼓勵教師參與雙語研習,目前已有5位通過初階、1位進階及3位高階,並於每週教師晨會由外師帶領教師學習課室英語。週三英語日辦理每週一句及英語10分鐘集點抽獎及各項活動,讓全校師生能沉浸於雙語的環境中。課堂教學由自然及音樂領域碩士教授雙語,使學生以領域教學為本,同時學習英語。
1.自發互動共好的前導學校:本校蕭光哲校長親率教師群,積極參與教師學習社群活動,共騎教育自行車全速前進。
2.積極行的前導學校: 本校行政及教職員全員參與108-109臺中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積極學習新知。
3.課程研發團隊:本校於107-109學年度,分別成立「閱讀越厲害的槺榔」、「起風了-認識飛行器」、「校園植物社群」、「藝術與人文-黑光劇」的課程社群,致力於槺
榔特色課程設計與產出教案。
4.專業的教學組合:本校校內目前有3位合格的英語教師,學校特將此師資與健康與體育老師作經驗分享,推動雙語教學計畫。
5.數位化學習環境:本校目前共有4間專科教室,教室內皆配合先進的教學媒體環境,必能為雙語教學計畫奠定成功的基石。
1.101學年度至今接待來自德國、波蘭、加拿大及馬來西亞的國際青年志工協助國際教育推行,讓英語學習融入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加速國際化的腳步。
2.108學年度起規劃低年級利用兩節彈性學習課程實施國際教育課程
3.109及110學年度申請聘僱外籍英語教師計畫及雙語教學計畫,營造雙語學習情境,讓英語自然而然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4.跨領域教學團隊共同合作,將各領域之單元融入英語教學設計,使學生樂於使用英語進行溝通。
5.充實各領域相關雙語教材及讀本,推行英語文本閱讀,擴展英語學習廣度。
6.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以及各項活動的舉辦,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之認識。
7.推動校內英語特色課程,讓學生於學習過程中涵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英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