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 4年級 )
本單元學生學習三首歌曲,以歌唱、身體律動、或是打擊樂器感受大自然之美,第一首歌曲〈跟著溪水唱〉,學生演唱歌詞,扮演音樂中小鳥的角色,揮動絲巾象徵揮動翅膀,感受三拍子的律動;藉由畫出旋律輪廓(melodic contour),做出相對應的高低位置,感受小鳥飛高與飛低,以及音樂線條的變化;再透過聆賞有著不同力度記號(dynamics)的音樂,聆聽小鳥唱歌強弱的變化,並以打擊樂器合奏表現力度記號。第二首歌曲〈森林之歌〉,感受三拍子的律動,複習反復記號,認識延長記號,並透過演唱歌詞「那是什麼聲音?」,回應唱出小鳥與流水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美妙的樂章。第三首歌曲〈西北雨直直落〉,除了演唱歌詞,並欣賞臺北木笛合奏團演奏的〈西北雨直直落〉,此曲融合韋瓦第《四季》的夏,學生聆賞音樂時,透過揮動絲巾表達出對音樂的感受。
本課程教授學生演唱<小太陽的微笑>與<甜美的家庭>,透過兩首樂曲感受不同速度,並複習力度記號f、p、mf、mp,融入部分雙語,兼採課室英語和學習音樂相關之英語,希望孩子在部分英語情境中,快樂學習音樂。
直笛教學應依循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的原則,從基本結構介紹到運氣﹑運舌
乃至樂曲吹奏,讓孩子去認識吹管樂器的發聲原理及特有的音色美感。故
本設計藉由較多的影片和 PPT 作為引導媒介,亦兼採小組競賽方式,以激
發孩子們對直笛學習的興趣。
從觀察、認知漫畫的元素,並透過練習表現出來,認識漫畫的故事分鏡與每格的內容構成,最後能練習畫出一則漫畫的故事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現象,進而理解美的原理原則,漸進式學習探索,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好奇心,慢慢累積藝術涵養。課程中,從理解原理原則出發,再利用圓點貼紙依據美的原理進行練習,最後透過富有哲理的英文繪本The Missing Piece進行改編,創作出自己的小書作品。
本單元透過語言節奏的練習與歌曲來感受 的節奏。藉由演唱歌曲,讓
學生認識十六音符的時值。另外透過欣賞中國樂器二胡所演奏的樂曲<賽馬
>,感受十六分音符在樂曲中所傳達輕快,奔放的賽會景象。
運用鏡像互動的模式,開發學生的肢體模仿及默契合作,並結合空間元素創作出不同的肢體美感。
從生活中的實物,以及藝術家的作品,欣賞拼貼之美,並且引導學生觀察拼貼的技法與素材。掌握拼貼的設計要點之後,再讓學童發揮個人創意,進行拼貼創作。
本教案的主題是「歡愉的樂音」,希望鼓勵學生在歌唱時樂在其中,並透過歡愉的樂音感受,引導學生感受節拍與節奏之美之外。同時,也藉由「魔笛時間-高音直笛指法」單元,引導學生認識直笛,感受直笛音色之美。
其二,英語教學元素適時融入音樂課程中,期望學生能嘗試運用英語,獲取音樂相關知能的日常英語用語,進而提升其英語聽講的溝通能力。
本課程希望讓學生擁有國際觀,認識母親節與送康乃馨的由來,藉由親自動手製作康乃馨花束與小卡,並互相分享,進而懂得如何表達對母親或家人的感恩之情。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變化,漸進式學習探索,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
好奇心,慢慢累積藝術涵養。課程中,除了蒐集生活中適合壓印的素材,
也從畫作中創發靈感,運用豐富且多元的線條表現,完成下一個年度 2024
年曆版畫作品。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學者以「協助耶誕老人破解寶箱密碼,以獲取禮物」作為引起動機。在第一單元「美麗的大地」中,將涉及C大調、G大調、級進跳進、臨時記號等樂理觀念,以及本校四年級的薩克斯風課程,融入密室逃脫的活動中。透過載具的輔助,希望學生在解謎的過程中,不僅提升音樂學習的動機,還能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藉由課程的安排設計,讓孩子們思考點線面元素所傳遞的訊息,連結禪繞畫的認識與創作,實踐點線面的運用,並以上台分享作品的方式,讓學童能經由觀摩和發表豐富視覺上的經驗、培養鑑賞能力。
在課程的安排上,採用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的設計,樂曲除了歌唱外,隨著課程的進展,不斷加深樂曲的音樂內涵,讓樂曲在課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例如:即使在例行性的暖身活動中(上課準備歌),我們會在每一次的暖身活動加入新的演唱(演奏)技巧,從Legato開始,一次一次,加入Staccato、titi的變奏練習等不同的技巧,讓學生透過螺旋式課程的安排,精熟且增進演唱(演奏)的技巧。
又例如:在複習歌曲的部分,我們除了一般複習(精熟)已教過的歌曲外,一次一次,加入一邊唱歌一邊拍4拍的beat(拍手,拍腿,拍腿,拍腿。),再進階到一邊加上4拍的beat,並試著將每小節的第一拍默唱在心裡。透過一次一次複習歌曲的機會,螺旋式課程的安排,讓學生除了精熟歌曲外,也能不斷提升音樂的能力。
學生透過演唱歌曲〈大家齊聲唱〉、〈點心擔〉,認識附點八分音符,並進行臺灣小吃語言節奏創作與表演。〈勇士歌〉,認識原住民樂器,以及力度記號。
經由觀察與探索,認識生活周遭的點與特性,透過欣賞藝術家秀拉與查克‧克羅斯的作品,進行多元的創作,豐富學生的美感體驗。
四年級藝術領域視覺藝術教案(西區中正國小)
課程名稱:視覺萬花筒
從生活中的實物,以及藝術家的作品,除了欣賞紋樣之美,更引導學生觀察紋樣的元素:線條、形狀、顏色,同時瞭解元素的重複出現,就能夠形成紋樣。掌握紋樣的設計要點之後,再讓學童發揮個人創意,進行紋樣創作。
利用點線面的設計構成創作個人專屬的封面小神獸。透過簡單的遊戲指令,降低學生的挫折感及提升學習興趣,在開心創作的氛圍中,有層次的給予孩子創作的鷹架指導。
此課程環繞「生活節奏」此主題,分成三個次要主題進行,依序為:「1. Let’s go fishing:Body percussion vs 臺灣民謠」、「2. Let’s stomp:認識Stomp音樂團體與音樂劇場」以及「3. Be a beatboxer:認識beatbox表演中常見聲響」。期待學生能從此系列課程中,更深入理解音樂三大元素之一「節奏」的豐富表演形式。
透過〈紫竹調〉歌曲教唱,學習五聲音階的組成音,並感受五聲音階的歌曲風格.
本單元學生演唱了兩首歌曲,第一首歌曲〈野餐〉,複習已學過的G大調音階,調號與臨時記號,並分別以首調唱名與固定唱名演唱歌曲。第二首歌曲〈棕色小壺〉,學生感受與拍念切分音的節奏,並進行切分音語言節奏創作與表演。第三首歌曲〈望春風〉,認識作曲家鄧雨賢,陶笛的外型、音色,以及本曲為五聲音階曲調。
音樂欣賞往往都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感受度較薄弱,且學生經常聽過就忘,為改善這個現象,故教學者透過設計數位學習單,讓學生邊使用iPad邊熟悉每個角色登場時的音樂,再加上直笛與旋律鐘的演奏《波斯市場》其中「乞丐」登場的段落,搭配鋼琴以及卡拉伴奏,讓孩子在演奏時,沉浸於交響樂伴奏之中,加深對於《波斯市場》的感受。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米羅,被稱是「以星空作畫,用色彩寫詩」的視覺詩人。他擅長以繽紛的色彩和符號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大自然變化,用孩子般天真純然的眼光,以及渾然天成、不帶匠氣的創作能量,編織出一個奔放不羈且對比鮮明的想像國度。本課程希望能帶領孩子們探索米羅童心、詩意且想像力馳騁的創作,並利用骰子繪圖遊戲,讓孩子嘗試使用米羅的象徵符號及大膽配色手法進行創作,一起走進米羅如詩如畫的童趣世界。
學生能觀察自我形貌的特徵、表情與情緒的相互關聯,欣賞藝術家對自我探索與描繪的行動,並規劃創作自畫像。
一、單元學習目標:
1.能認真聆聽並跟著音樂旋律唱出Police car。
2.能配合音樂做出歌曲的舞蹈動作。
3.能從肢體律動的英文學習中,感知表演藝術的形式。
二、單元語言學習目標:
1.目標字詞Target vocabulary: move, help, cry, freeze, shake, turn around, brave, kind, poor, safe, perfect, good, ok
2.目標句型Target sentence-patterns:
Let’s move. (+動詞)
You’re safe! (+形容詞)
Keep it up
此課程從電影<閃光少女>中西樂器鬥琴片段出發,讓學生透過觀察方式,將中西相似樂器進行初步比較與分類,隨後引出中國樂器分類方式(以其製作材質區分,包含: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即中國八音)。另,為加深學生對於中國八音之理解與感受,在課程中安排八音火車合奏,以及胡琴現場示範等活動。
認識青花瓷,青花瓷器皿上有哪些圖案,各種圖案代表的意義,並藉由欣賞可不可的文創商品來分析詮釋古典和流行的結合應用。
本課程透過 “That's Not Santa!”繪本的介紹,讓學生順著故事情節展現開放的想像力,並利用壓克力顏料繪製出獨一無二的聖誕節帆布袋。如此一來,不僅能幫助聖誕老公公解決總是找不到紅色套裝的問題,也能為今年的聖誕節慶增添一件兼具美觀與實用的禮物了。
1.在音階的各級音名中了解音程的意義,再體驗不同音程的和諧與不和諧感,進而進行簡單的音程創作。
2.以基礎的正拍出發,帶入後半拍與切分音的節奏,體驗更多節奏變化。
「音樂」時常透過「樂器」來呈現,而每個人皆擁有一項與生俱來的「樂器」,唾手可得且所費不貲。此課程將藉此讓學生多認識每個人獨特的歌聲,以及更熟識自己獨有的聲音,進而拉近與「音樂」之間的距離。
學生能觀察、探索線條的視覺效果,欣賞線條的變化之美,並運用線條表現來創作。
1. 認識印象派。
2. 學習粉蠟筆的使用方式及技巧。
3. 讓學生學習印象派風格的作畫方式,探索不同的作品創作方式。
4. 藉由認識印象派掌握光影元素於畫作中的呈現。
本節課學生學習使用不同媒材創作、增進學習欣賞與鑑賞的態度,以及促發學生對於藝術探索的好奇以及學習的的多樣性。
藝術活動鑑賞鼓勵學生情意表達,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認知在美術鑑賞活動的適當態度,以及學習反思與回饋。
學生能探索教室與校園中的景物,說(寫)出此畫面帶給自己的感受,並利用畫筆或是手作表現出其學習環境的美感,將表現出來的成果展現在教室裡。
學生透過表情貼圖認識情緒,教師透過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說出各樣的情緒,讓生瞭解情緒有不同的層次,教師再以不同的表情圖案引導學生聯想可能的情境與事件,課程的最後學生設計一張自己的表情貼圖繪畫單。
孩⼦學習了簡單的節奏敲擊與識譜,希望透過⾝體作為樂器,讓孩⼦知道
除了常⾒的樂器外,⼿邊隨⼿可得的東⻄,甚⾄⾝體都可以作為樂器。
Students have learned how to do simple percussion and read notations.
In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use everything they could get as music
instruments, even their body can be the instruments.
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用品,或是意想不到的資源回收物,只要用心觀察發現都可以成為有用的樂器,學生從從自製環保樂器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此教案為四年級舞蹈雙語教案-環環相扣。能運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做出不同的動作,並利用呼拉圈進行身體穿越活動,增加課程有趣性。
本教案是四年級舞 課程主題:認識身體、模仿動作、空間介紹、音樂與舞蹈及音樂劇賞析。 蹈雙語教案。
This unit is aimed to engage the students in creating slime and designing the Halloween packaging. Non-Newtonian liquid is fascinating for all ages and provide a great learning opportunity about chemistry and creativity. With the easy-to-do slime recipe,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valuable scientific principles while they create, explore, and play with slime. Besides, through the aesthetic Halloween slime packaging design, children can act and think like designers and artists, learning to display and appreciate their crafts creatively and enthusiastically.
學生透過課本、媒體,探索自然事物中美的原則-對稱性,以「對摺剪紙」的方式,剪出對稱之美、進行創作,並作品共同布置教室,裝飾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