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藝術
認識印度文化與不同傳統的民族舞蹈。從孟加拉舞蹈中學習當地民族的舞蹈風格,除了了解竹節舞傳統,更讓學生體民族氣氛。色彩繽紛的孟加拉服裝,手持竹子製成的竹子樂器,伴隨著音樂和歌曲,跳躍和轉動。
音樂是隨著數百年歷史構築而成,在每個時期不同的樂器、演奏方式、造就當代音樂的風格、和聲及色彩,經歷一個又一個時期的層層堆疊,音樂從簡單走向複雜,也從「為神而作」走向「為己而奏」,直至現代,音樂成為情緒抒發、素質培養不可或缺的一環。 期待藉由粗淺的窺探及嘗試,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各時期的特色,並在演奏音樂時,開闊眼界與感知。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變化,漸進式學習探索,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
好奇心,慢慢累積藝術涵養。課程中,除了蒐集生活中適合壓印的素材,
也從畫作中創發靈感,運用豐富且多元的線條表現,完成下一個年度 2024
年曆版畫作品。
配合七上色彩學課程,以雙語方式進行"色相環(Color wheel)"的水彩繪製以及班級小組活動,利用三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色相環、了解混色原理、了解冷暖色對比色的關係,並期許學生提升色彩敏感度並運用在生活中搭配色彩。
課程設計以課本的內容為主,搭配雙語教育模式的4C框架,結合Content(內容)、Communication(溝通)、Cognition(認知)、Culture(文化),讓學生認識版畫藝術,學習版畫的製作技術,將課程內容內化,並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更希望能夠透過課程,增加學生對於藝術領域的嗜好與興趣。
本節課的課程重點為認識變色龍,透過繪本及影片的介紹,引導學生觀察變色龍的顏色變化。課程設計從水彩開始,學生可透過水彩調色出屬於自己心中的變色龍,並運用剪刀剪出變色龍及其生活環境,藉由水彩、色紙、蠟筆等不同繪畫媒材繪製一幅七彩變色龍的作品。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學者以「協助耶誕老人破解寶箱密碼,以獲取禮物」作為引起動機。在第一單元「美麗的大地」中,將涉及C大調、G大調、級進跳進、臨時記號等樂理觀念,以及本校四年級的薩克斯風課程,融入密室逃脫的活動中。透過載具的輔助,希望學生在解謎的過程中,不僅提升音樂學習的動機,還能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聖桑有趣的作品-「動物狂歡節Carnival of the Animals」,讓學生體驗音樂可以很有創意模仿出生活中的聲音外,也運用螺旋式課程讓學生加深加廣,透果教師引導樂曲分析,讓孩子感知、分辨音樂中的音樂元素以及力度記號,同時讓學生透過肢體去詮釋音樂、感受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本單元透過語言節奏的練習與歌曲來感受音符的節奏。藉由演唱歌曲,讓學生認識十六音符的時值。另外透過欣賞中國樂器二胡所演奏的樂曲<賽馬>,感受十六分音符在樂曲中所傳達輕快,奔放的賽會景象。
藉由課程的安排設計,讓孩子們思考點線面元素所傳遞的訊息,連結禪繞畫的認識與創作,實踐點線面的運用,並以上台分享作品的方式,讓學童能經由觀摩和發表豐富視覺上的經驗、培養鑑賞能力。
Be able to memorize note names.
Be able to sing the music scale by sol-fa.
Be able to use music terms to describe what they heard.
在課程的安排上,採用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的設計,樂曲除了歌唱外,隨著課程的進展,不斷加深樂曲的音樂內涵,讓樂曲在課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例如:即使在例行性的暖身活動中(上課準備歌),我們會在每一次的暖身活動加入新的演唱(演奏)技巧,從Legato開始,一次一次,加入Staccato、titi的變奏練習等不同的技巧,讓學生透過螺旋式課程的安排,精熟且增進演唱(演奏)的技巧。
又例如:在複習歌曲的部分,我們除了一般複習(精熟)已教過的歌曲外,一次一次,加入一邊唱歌一邊拍4拍的beat(拍手,拍腿,拍腿,拍腿。),再進階到一邊加上4拍的beat,並試著將每小節的第一拍默唱在心裡。透過一次一次複習歌曲的機會,螺旋式課程的安排,讓學生除了精熟歌曲外,也能不斷提升音樂的能力。
學生透過演唱歌曲〈大家齊聲唱〉、〈點心擔〉,認識附點八分音符,並進行臺灣小吃語言節奏創作與表演。〈勇士歌〉,認識原住民樂器,以及力度記號。
本課程以年度節慶聖誕節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圖案設計與色彩編排,佐以色彩、線條、剪貼等技巧,設計別具特色的彩繪玻璃裝飾,並能運用作品佈置教室或家裡,營造環境美感。
拍子是許多初學者難以建立的概念,相對於節奏的直接而明顯,拍子是隱藏在音樂底下的脈動,透過視覺化將拍子的概念呈現出來,建立三拍子與四拍子的樂感。
1.搭配 12 月節慶-聖誕節,介紹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作品之一「胡桃
鉗」。利用故事搭配音樂引導,運用多元感官進行音樂賞析。重點介紹俄
羅斯舞曲。透過俄羅斯舞曲鮮明的重音,練習學生的節奏律動,並從音樂
中識別鈴鼓的聲音,介紹鈴鼓拍打以及滾奏兩種演奏技巧;隨著故事情境
撥放音樂,欣賞胡桃鉗組曲中樂曲體驗故事情境。
2.將課室英語以及所學單字、句型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在反覆練習中習慣使
用英語與老師對答,提高學生說英語的頻率。
3.融入資訊教學,複習樂理的部分,更能提高與學生的互動與專心程度。
1.音樂的藝術離不開生活,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型態或場景都是作曲家創作的靈感來源,與學生一同探索各種樂器的演奏技法及生活周遭、身體可以創作出的各種聲響。
2.透過教學讓學生了解樂曲的節奏、曲調、音色之特性,並能透過欣賞與創作,發現聲音的樂趣。
從孩子熟習的生活事物(手的五隻指頭、蓋房子)連結五線譜的概念,瑪莉的綿羊熟悉的旋律,進而讓孩子發現在五線譜上音符的位置與音高之間的關係和變化。從中感受音高、旋律的變化,從中帶入音樂的遊戲與樂理的學習。
檔案附件:112-1嘉慧-臺中市雙語教案設計-3上-musical staff _ Bar-Lines-0124修正.pdf
經由觀察與探索,認識生活周遭的點與特性,透過欣賞藝術家秀拉與查克‧克羅斯的作品,進行多元的創作,豐富學生的美感體驗。
四年級藝術領域視覺藝術教案(西區中正國小)
課程名稱:視覺萬花筒
●介紹版畫特色。
●認識版畫的種類及製作過程及步驟。
●了解不同媒材的版畫創作。
●了解版畫的簽名方式。
從生活中的實物,以及藝術家的作品,除了欣賞紋樣之美,更引導學生觀察紋樣的元素:線條、形狀、顏色,同時瞭解元素的重複出現,就能夠形成紋樣。掌握紋樣的設計要點之後,再讓學童發揮個人創意,進行紋樣創作。
利用點線面的設計構成創作個人專屬的封面小神獸。透過簡單的遊戲指令,降低學生的挫折感及提升學習興趣,在開心創作的氛圍中,有層次的給予孩子創作的鷹架指導。
本課程期待學生能透過遊戲和體驗,辨認音階、強弱記號和圓滑線以及連結線的不同,進而能使用身體打擊樂敲打出正確的連貫節奏。
視覺萬花筒-色彩大發現
1.透過簡報了解人物塑像表情、五官變化、及肢體動作。
2.設計屬於自己特色的人物塑像。
3.將自己人物塑像架構,加上黏土,衣服及裝飾物。
4.能共同演出戲劇創作。
藉由聆聽學校鳥類的聲音,從中感受身體的律動,分辨強拍及弱拍的不同;並能體會音樂起伏的高低,辨別曲調行進的方向,落實生活即音樂的真實體驗。
美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因此希望透過這堂課讓學生觀察與了解生活周遭我們能吃到且能代表台灣美食的有哪些,並學會如何使用英文介紹給其他人這些美食、味道和能買到美食的店舖類型, 此外, 我請學生根據所學的吉祥物設計原理做出獨一無二的美食吉祥物, 並使用 canva 製作介紹卡, 讓學生能學習到不同材質製作作品的方式,還能學習圖像的編排與設計原理,且透過實作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情境之中。
此課程以形狀為主,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聯想力與基本繪畫能力,在觀察力方面,學生透過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分別是甚麼形狀,而更關心和留意自己生活週遭的景象。至於聯想力,在思考不同形狀能被美化成甚麼生活常見物品時,學生能發揮創意、激發想像力。課程最主要的作品為聯想畫,學生須獨立完成一幅聯想畫,從創意發想、草稿研擬、媒材選擇到作品分享,學生能在整個過程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並且能更勇於表達自己對畫作的想法。
在低年級時從簡單的歌謠中體驗音樂,升上中年級透過歌譜介紹基礎樂理
1. 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與二分音符,進而了解 節 拍、小節與小節線,
並感受拍子的強弱力度變化 。
2. 認識五線譜 上的線、間音符。
3. 透過直笛樂器基本認識,進而讓學生能使用直笛吹奏 瑪莉有隻小綿羊
及 王老先生有塊地 >>,並能使用不同方式進行合奏。
雙語教案設計-惠文國小-音樂(三年級)